袁鹏团队与沈璐教授团队合作发现“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发表时间:2023-11-24 13:23 11月22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副主任沈璐教授团队在神经免疫学领域顶级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和免疫)(IF=15.1)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fic serum autoantibodies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high accuracy(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准确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的突破性研究论著。复旦大学袁鹏课题组为本课题的合作单位,王正弘同学完成了项目中高斯核分类器的建立和解析工作。 该研究不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伴随着特异性的自身抗原抗体反应,而且首次鉴定出具有诊断价值的7种AD特异性血清自身抗体,为开发基于外周血循环的新的AD早期诊断标志物奠定了基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方亮娟主治医师、焦彬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沈璐教授为论文的独立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单位。 目前AD早期诊断标志物包括脑脊液(CSF)-Aβ42/40、p-tau、T-tau和Aβ-PET、tau-PET等,但前者为有创性检查取样困难,后者费用昂贵且有资质要求,在AD早期诊断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寻找样本易获取、价格低廉的生物标志物仍是AD早期诊断研究的热点。免疫系统在AD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D作为一种慢性脑损伤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抗原的释放暴露,可能引发自身抗原抗体反应,浆细胞则以克隆扩增的方式选择性表达抗原特异性抗体。沈璐教授团队历时8年时间完成本研究:首先,团队通过体外表达1000余个可能与AD、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重组自身抗原;随后,收集来自四个队列的1686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包括767例AD、146例轻度认知障碍、518例认知正常的健康老人和255例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分别在筛选队列、初步验证队列(验证诊断效能及评估与认知的关系)、扩大验证队列(验证早期诊断效能)和鉴别诊断队列(验证与其他神经变性性痴呆的鉴别诊断效能)中最终筛选并鉴定出7种AD特异性自身抗体,分别为MAPT、DNAJC8,、KDM4D、SERF1A、CDKN1A、AGER和ASXL1;进一步分析发现7种抗体联合诊断AD效能可达0.94,且7种血清自身抗体水平能反映AD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中对轻度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其对认知功能下降预测的效能优于CSF-Aβ和p-tau;在鉴别诊断方面,7种指标联合鉴别帕金森病(P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效能分别达0.91和0.71。上述成果受邀在2023年7月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会议上做了大会报告,并受到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该研究首次发现AD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水平在疾病早期即发生变化,进一步研发AD外周血自身抗体诊断试剂盒、探索自身免疫抗体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AD的早期诊断和综合干预带来新的希望。团队目前正牵头开展AD自身抗体诊断试剂盒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继续优化自身抗体谱,并推动其临床转化应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bi.2023.11.018 袁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活体光学成像手段解读神经群体对于认知功能的编码,以及在脑疾病中神经编码的异常,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Neuron等学术杂志。课题组常年招聘对神经编码研究有兴趣的博士后及青年副研究员,待遇从优;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请联系:pyuan@fudan.edu.cn 课题组网站: https://itbr.fudan.edu.cn/info/1593/3134.htm http://www.theyuanlab.net/ |